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0日 上午9:00
发布地点:4号楼三楼会议室
发布单位:铜陵市郊区科工局
主持人: 郊区区委宣传部新闻发布负责人杨纲要
发布人:郊区科工局副局长 余明莉
内容简介:全年认定高企14家,净增6家,完成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净增6家)的100%。全区高企总数47家,增幅14.6%,完成年度目标考核任务(总数47家)的100%。

一、2024年郊区高企申报及认定基本情况
(一)高企工作背景及目标
2020年初,为贯彻落实市委丁纯书记批示精神,市科技局开始谋划推动我市高企倍增工作。2020年4月26日,我市正式印发《铜陵市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总体目标是“2020年初全市高企总数215家,确保到2025年全市高企总数达430家,力争突破450家”。根据《实施方案》要求,2025年我区高企总数需达到42家。《2021年铜陵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市高企倍增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到2025年全市高企总数超500家,因此今年市科技局给我区分配任务为高企总数需达到47家,净增6家。今年我区有9家高企到期,由于1家企业已经停止运营,1家企业不愿继续申报,按净增6家目标,全区全年需认定15家。
(二)高企申报及认定情况
今年,市科技局、税务局、财政局联合向省高企认定办第一批推荐申报了我区企业11家,其中10家企业通过了专家评审和国家工信部复核公示,通过率91%;第二批2家企业被推荐申报,但未能通过省工信厅组织的专家评审;第三批将前两批未通过专家评审的企业及3家新申报企业(共6家企业)进行了申报,目前共4家企业通过了省工信厅组织的专家评审,正在等待国家工信部抽检复核和公示。全年预计认定高企14家,另外从其他县区整体搬迁了1家高新技术企业到我区,共净增6家,完成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净增6家)的100%。全区预计高企总数47家,增幅14.6%,完成年度目标考核任务(总数47家)的100%
(三)高企分布情况
2024年通过高企认定的14家,整体迁入1家,从申报性质看:到期重新申报的7家,首次申报的7家。从乡镇办分布看:郊区经开区9家,灰河乡1家,大通镇1家,铜山镇1家,陈瑶湖镇1家,安铜办1家,桥南办1家。
全区高企总数47家,从乡镇办分布看:郊区经开区28家,灰河乡4家,大通镇3家,铜山镇2家,老洲镇1家,陈瑶湖镇2家,周潭镇2家,桥南办4家,安铜办1家;从技术领域分布看:先进制造及自动化13家,新材料6家,生物与新医药7家,电子信息4家,高技术服务8家,资源与环境6家,新能源与节能3家;从营业收入情况看: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5千万以上的4家,2千万至5千万的12家,2千万以下的31家。
二、高企申报主要工作
(一)筑牢申报意识,营造浓厚氛围
高企申报工作一直得到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高度重视,受到全区重点关注。作为牵头部门,区科工局把高企申报作为全局核心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事项,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同时,将高企作为区经开区、各乡镇办考核指标,切实压实责任,充分调动区经开区、各乡镇办经济部门工作积极性。将高企奖励纳入全区科技创新重点扶持政策,给予每家高企10万元奖励,有效激发企业申报的热情。在多方努力下,全区上下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开展高企申报的工作氛围浓厚。
(二)强化多方合作,形成申报合力
与发改、招商、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沟通协调、信息互通机制。深度了解我区新注册企业、新进规企业、新招引企业情况,多方位挖掘潜在申报源,大力开展“科升高”“规进高”“招引高”等工作。加强与铜陵汇川、指南针、智想等高企培育第三方机构合作,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第三方机构在我区挖掘高企申报源,全力推进高企申报工作。通过沟通协调,今年全区共挖掘高企申报源16家,预计认定14家。
(三)收集动态数据,实施梯度培育
积极开展部门会商、企业走访和第三方机构座谈,及时收集拟申报企业数据信息,建立郊区高企培育动态库,实施梯度培育。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对标对表开展高企培育服务,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获取,研发项目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等基础工作。强化企业、第三方机构对接,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相关数据,动态调整高企培育库,争取成熟一批,申报一批,切实夯实我区高企培育基础。今年纳入区高企培育库的企业共18家,除2家企业条件尚未成熟,其他企业先后三批进行了申报。本月底,我局拟组织企业走访活动,继续加大各乡镇办和郊区经开区企业的挖掘力度,不断充实高企培育库,全年至少培育26家企业入库,为明年高企认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强化服务指导,激发申报热情
利用“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日”等宣传活动,发动全局人员开展街头宣传、入企走访,散发《郊区科技创新政策》宣传册,积极宣传高企申报、奖励等政策。组织企业参加市科技局召开的高企申报、研发费用填报等专题培训会,邀请科技管理、财务、知识产权等方面专家,重点对企业研发费用归集、知识产权申请等内容进行培训,切实提高企业收集高企材料的能力和水平。赴市科技局专题汇报我区高企工作进展情况,积极争取市局分配我区“预评审”企业指标,让更多的企业参与“预评审”。根据评审意见指导企业对申报材料进行完善,“一企一策”地帮助企业解决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通过政策宣讲、示范引领、精准服务,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激发企业申报热情。
三、2025年高企申报工作谋划
工作目标:重点加大一产、三产企业的挖掘培育力度,谋划和指导佳睿光学、维格信等26家企业申报高企,力争总数达53家以上,净增6家,增幅12%以上。
主要措施:一是打牢基础。积极动员到期需要重新认定的18家企业继续开展高企申报,努力维持我区高企存量。全面梳理全区企业知识产权拥有情况,确立培育对象,尽力提升全区高企增量。积极走访培育对象,宣传高企奖励政策,动员企业开展高企申报工作。二是积极动员。发挥区经开区、各乡镇协作的属地管理作用,动员拟培育企业,特别是要做好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思想工作,坚定申报信心。年内所有拟申报企业都应与第三方机构签定委托协议。三是强化协调。强化第三方机构对接,跟踪申报资料编制进程,指导企业做好研发费用归集和财务数据核算。积极与区税务部门协调,争取税务部门支持,对我区申报企业积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