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策背景及依据
郊区位于铜陵市南部,地域横跨长江两岸,辖1个乡、5个镇、2个办事处,62个行政村、17个社区居委会;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25.45万人,区域面积578平方千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型城市产业特点决定了我区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责任重大。此外,2019年国务院令第708号颁布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和2022年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修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为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对和预案的编制、实施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指引,明确了新的方向。同时随着我区机构改革的深入实施,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职能调整,原《铜陵市郊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应急工作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铜陵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省、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相关原则和要求。区安委办牵头组织修订了《铜陵市郊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结合深化机构改革有关要求,在修订总体思路上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明确党委领导下的应急管理行政负责制。二是坚持强化预防预警和应急保障措施。三是坚持压实政府分层级应对责任,强化部门应急责任。四是坚持统一领导,明确区级层面及以下组织指挥机制。五是坚持突出企业基层,落实风险管控、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责任。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3年11月24日,区安委办印发了《铜陵市郊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征求意见稿)》征求区经开区、各乡镇办、区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等30多个单位意见,收到了区消防救援大队、区环保局等3个单位的4条修改意见,并进行了充分的吸收和采纳。2023年12月25日,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议,对《铜陵市郊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评审稿)》进行了评审,各位专家认为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响应分级、响应程序流程合理,应急措施和处置恰当,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同时,提出3个方面建议。区安委办吸收和采纳评审意见,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铜陵市郊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送审稿)》。
四、工作目标
健全我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机制,依法、科学、高效、有序应对生产安全事故。
五、主要内容
《铜陵市郊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有八个部分。
一是总则部分。涵盖6个方面,明确该预案用以指导全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区有关专项预案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是组织机构与职责部分。主要分为5个方面,明确区应急指挥部组成、职责,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办公室的职责内容及专家组职责。各成员单位应形成合力,并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三是预警预防机制部分。主要分为3个方面,明确事故灾难信息监控、信息报告、内容和流程,事故分级及预警。本《预案》将事故等级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其目的在于针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建设工程等安全生产事故即将发生或发生后,及时判断事故等级,为下一步启动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应急响应部分。主要分为5个方面,明确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分级应对,针对不同级别事故、规定区级、区级以下政府应对职责分工;明确区级响应分级具体划分标准。
五是后期处置部分。主要分为3个方面,该部分主要规定了事故善后处理、保险及事故调查与应急救援工作总结的具体内容。明确由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园区、办事处)负责协助事发企业组织善后处置工作,事故后及时开展保险理赔工作及开展事故调查与应急救援工作总结。
六是保障措施部分。主要分为11个方面,该部分明确了区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相关职责,包括信息与通信保障、队伍保障、资金保障、物资装备保障、治安和交通运输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技术保障、避难场所保障、社会动员保障9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了后续培训、演习及监督检查方面的工作内容。
七是附则部分。明确要求各有关单位应当广泛开展应急法律法规和事故灾难预防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同时明确了预案启动格式、新闻发布内容框架等有关事项。同时明确了奖励与责任追究、名词术语的定义、预案启动格式框架等有关事项。
八是附件部分。明确了郊区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市区应急值班联系方式等。
六、保障措施
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综合监督检查、指导各部门应急准备工作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实施,组织指导全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培训、演练以及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能力评估工作。预案对区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主要提供信息与通信保障、队伍保障、资金保障、物资装备保障、治安和交通运输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技术保障、避难场所保障、社会动员保障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七、下一步工作
一是督促各责任单位加强对《预案》的培训学习,确保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熟练掌握应急组织机构、应急职责、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处置步骤和方法。
二是做好《预案》的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切实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提高全社会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机关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负责人:铜陵市郊区应急管理局局长 张阳春
联系方式:0562-2896836